暑假研学首选地之一——洪崖丹井

2021-07-22 14:49 未知

打印 放大 缩小

暑假研学首选地之一——洪崖丹井

洪崖丹井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湾里区北面的乌晶源溪涧之上,为古南昌十景之一。为响应国务院关于研学旅行的号召,丰富全国中小学生第二课堂生活,南昌洪崖丹井景区以人文课程结合乐律文化、礼乐文明为主题的特色研学课程,向中小学生群体传递中国古典音律文化知识,启发青少年了解国学文化,具体研学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:

一、名人胜迹

1. 伶伦制乐

郭子章《豫章书》载:“洪崖先生者,得道居西山洪崖,或曰即黄帝之臣怜伦也。”石间大水出流为洪,峭石壁为崖。邃古之初,姓氏未起,依事立名,因其得道处,称之为洪崖先生。”

《江西省志文化艺术志》说:“被称作中国音乐鼻祖的黄帝乐臣伶伦 (洪崖先生),于远古时期就在江西省南昌地区的梅岭山掘井(又名洪崖丹井)修炼,并与荣将创制音律,又断竹而以为黄钟之管。这对促进江西省民间音乐文化的发展,有着重要作用。

2. 文相临游

《文相临游图》,反映的是自古以来,唐宋先后七位丞相与梅岭的故事。这七位分别是唐朝张九龄祈雨、唐朝权德舆作《风雨池记》、唐朝宋齐丘访陈陶、宋朝王安石游云溪院、宋朝张商英绝江访山、宋朝周必大汲泉品茶、明朝张位击石吟诗。这些名人均游访过西山洪崖丹井,并有不少名家留下了诗词歌赋。

微信图片_20210309135105

3. 欧阳持西山写长歌

说到梅岭古今的诗文,人们不得不谈起晚唐诗人欧阳持的《游西山长歌》。这是欧阳先生为古老的西山留下的一个绝响!

二、古典音律

洪崖丹井作为乐律的起源地,被称作中国音乐鼻祖的黄帝乐臣伶伦 (洪崖先生),于远古时期就在洪崖丹井修炼,并创制音律,又断竹而吹以为黄钟之管。在洪崖丹井寻找乐祖伶伦的音律足迹,体验最原始的乐器制作过程,跟随音乐的旋律去揭开古音律神秘的面纱,认识古乐器,了解每件乐器背后的故事与含义。

微信图片_20210714144747

三、礼乐制度

礼乐制度起源于西周时期,相传为周公所创建,礼乐制度分礼和乐两个部分。礼的部分主要对人的身份进行划分和社会规范,最终形成等级制度;乐的部分主要是基于礼的等级制度,运用音乐进行缓解社会矛盾。

礼乐是相辅相成的,礼具有约束性,而乐则起到一个缓冲作用,以一种愉快、和乐的方式培养起人们的平和中正之心,以便使其恭顺践礼。

洪崖丹井作为中华音律文化的发源地,这里的人文底蕴与文化沉淀需要我们去学习去发扬。

微信图片_20210714145058

四、摩崖石刻

摩崖石刻起源于远古时代的一种记事方式,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史料价值。它是指在天然石壁上摩刻的所有内容,包括上面提及的各类文字石刻,石刻造像。在中国的广大风景名胜区和过去的人类活动地点,保存着许多重要的摩崖刻,而洪崖丹井就保存着名家的一些诗词书法崖刻。

由于景区内的崖刻都在陡峭的山壁上,不适合学生去体验观摩,所以我们在桃源亭设置了碑石,其碑石上的诗文完全复刻自崖壁。让学生先观看石壁上的崖刻,然后到桃源亭动手体验碑拓,内容教学加体验,让学生对崖刻有一个深刻的了解。

微信图片_20210309104040

五、自然教育

自然教育是传统教育非常必要而且有效的补充。在现阶段,我们需要让更多的孩子了解自然教育。可以通过让孩子走到户外,走进自然,在大自然里玩耍,体验,学习一些相关的技能和博物知识并通过合适的教学方式,让自然对孩子的影响在思维中沉淀,从而培养他们良好的心态、性格和行为习惯。

微信图片_20210701094652

走进中国古典音律发源地,在青山绿水中体会漫步四千五百年前的历史文化景区,实地探索洪崖丹井古典音律特色,感悟礼乐文明,体验最原始的乐器制作过程,跟随音乐的旋律去揭开古音律神秘的面纱,去认识古乐器,让孩子对古典音律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,切身体会诗礼文化、崖刻书法,亲身实践,寓教于乐,引导学生走出校门,走进社会,从社会实践中汲取知识,培养学习兴趣。


责任编辑:admi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