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南昌,“英雄”与“八一”是两个随处可见的符号,它们不仅存在于这座城市的光荣历史和多条街道的名字上,它们更存在于你行走的这个城市中,随时可以感触到的人们的精神状态里。
在南昌,你也许早已熟知这里是八一起义所在地,在这里,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“第一枪”。但你也许不知道,这里还是新中国第一架自己制造的飞机,第一辆军用三轮摩托车、第一批海防导弹、第一架多用途民用飞机、第一辆轮式拖拉机等诞生的地方。
当“长征路、强国梦”党史大篷车来到南昌,在与这里的科技工作者的交流中,无论老一辈的航空人、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科学家、以及怀揣“物联梦”正在打造“智慧城市”的女创业者,竟都流露出一种让人难以忽视的“英雄”情结与奋力拼搏的英雄气概。
或许,这正是南昌作为“军旗升起的地方”,所带给这里的一种英雄气质;又或许,这恰是南昌科技工作者用科技谱写强国梦的另一种英雄情怀。
耄耋老人:献身国防扎根在技术一线
91岁的白明义老人,至今仍对半个多世纪以前,我国第一驾自行制造的初教五(雅克-18)飞机首飞成功的日子记忆犹新。
“那一天的天气非常好,当时我就在现场,当看到我们的飞机一下子飞到天上,一会上升、一会下降,还能翻跟头表演,我们真是高兴极了,追着在地上跑。”他说。
白明义是航空工业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(以下简称航空工业洪都)退休技术干部,初教五首飞成功的时候,他才20多岁。按他自己的话说,那时在洪都机械厂(航空工业洪都前身是南昌飞机制造公司,曾用名国营洪都机械厂),他是一名“光荣的机械加工工人”。当初教五一飞冲天的时候,年轻的他不由地感觉“自己的骨头硬起来了,中国人的骨头硬起来了”。
白明义老人为国防事业奉献了一生,但他幼年时在旧时代却饱受苦难。他家里兄妹七个,他排行老大。因为家境贫寒,他的两个弟弟一个妹妹都早早的离开了人世。他读完小学就没再读书,每天走几十里的山路挑柴去九江卖,再换成大米挑上山,帮着家里养活一大家人。
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的今天”,白明义说。他于1953年进入洪都机械厂,担任机械加工工作。对工作他精益求精,“做飞机的零配件是要非常精细的,我们用锉刀锉出来的部件,不能有超过头发丝的误差。”入厂当年就被评为了“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”,1954年通过审核,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。
在一线,他和当时的技术伙伴一起,整天就想着加班加点,保质保量完成上级布置的一项项技术加工任务。1986年,他提出的一项合理化建议,由原来厂里几十万零件的人工手动定额计算,改良为统一表格计算,大量节约了人力物力,每年直接为工厂节约经济价值约15万元。退休后他加入公司退管会,一干又是20年。
图:白明义所获的部分荣誉
白明义至今多次被评为劳动模范、三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。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,也没有我的今天,这就是我这么多年来一直怀着感恩之情,无怨无悔做人做事的动力所在。”
航空强国:让光荣与梦想为国防绽放
“洪都是中国航空工业的缩影,洪都也是中国航空工业的摇篮。”张良金是洪都航空工业集团原董事会董事、党委常委、工会主席、五任领导班子成员。他是“洪都精神”的发掘者、提炼者、传播者,谈及洪都人的奉献与情怀,“国家利益至上,是洪都人的不二选择。”张良金说。
图:新中国第一架自制飞机——初教五
在近70年的发展历程中来,航空工业洪都始终坚持自主创新,创造了中国航空工业史上的“十个第一”,共研制生产了多种型号5000多架飞机。尤其是与埃及合作签署的K8E飞机项目,开创了我国成套对外输出飞机研制生产线的先河,向国际社会展现了中国航空工业的成就。
目前,航空工业洪都已经发展成为我国教练机、强击机、轻型通用飞机的科研生产基地以及航空外贸出口基地。
今年78岁的张良金也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航空事业,谈及洪都自主研发、筚路蓝缕的创业历程,张良金依然豪情满怀:“外国人是不可能把最好的飞机卖给我们的,我们必须自力更生。”
图:航空工业洪都对航空强国的坚守
如今,中国航空工业自主研制的歼-20、运-20、直-20先后亮相,我军进入航空武器装备“20时代”。国产先进航空装备,正夜以继日地守卫着祖国蓝天,它们是人民军队手中的银翼苍鹰、制空利剑。而洪都人所承担的国防重任与航空梦想,也从建国前后的“航空救国”、“航空报国”,走向新时代的“航空强国”。
打破垄断:潜心科研技术报国二十载
1975年出生的单丰武迎面走来时一直笑容满面,令人感到十分亲切。但在他的科研领域,他却算是个不折不扣的“狠角色”,深耕汽车领域20余年,由他负责工艺设计与开发的《节能环保8AT自动变速器关键技术及产业化》项目,一举打破了国际巨头在变速器领域的技术封锁,不仅让其产品售价“拦腰砍”,更让我国在该变速器项目上处于国际先进水平。
他是国家乘用车自动变速器工程技术中心专家,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、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南昌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。如今他又投身新能源汽车项目,从普通技术研发人员,到行业领军企业首席科学家,他用20多年的奋力拼搏,书写着一个科技工作者的报国梦。
图:单丰武所在企业园区的标语
“读大学时,老师就经常告诫我们要以振兴中国为己任。”1995年毕业的单丰武,至今对我国汽车行业大力发展时期,科技领域经常被别国“卡脖子”的经历印象深刻。
“我刚参加工作3个月的时候,单位引进了一条日本过来的热处理生产线,这条生产线非常先进,因为当时我们国内的整体水平还没达到那个层次,所以在生产调试的时候经常出问题。当我们把问题反馈给厂家后,对方却总说是我们的员工操作问题和管理问题。”
感觉问题并没有这么简单的单丰武,于是开始从头到尾“死啃”着翻译这个设备的语言,直到3个月后把所有的程序都读懂,把每一个控制节点都掌握了,也发现了原来是厂家的程序语言编写本身存在问题,后来他用一个很简单的办法把这个程序修订完善好,设备运行的问题也就再也没有出现过。
后来厂家纳闷为什么他们不再把相关问题反馈过来时,这才了解到情况,这时他们也才表示这个问题在全球100多条生产线上都存在,但只有到单丰武这里真正得到了解决。这件事是单丰武科研之路的锋芒初露,也从此让他感受到了“做技术工作,一定要细心细心再细心,细节决定成败”的重要性。
如果说细心和钻研是他不断前进的原因,拼搏更是他的魄力与担当。2011年他主持8档自动变速箱的研发,整整5年时间他带领团队几乎吃住都在工厂,最终实现了打破国际巨头技术垄断的壮举。这次胜利又让他感到了“做科研,要敢于攀登,敢于向最先进的技术发起挑战。”
在他看来,新能源汽车将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的强国之路,也是整个行业的强国之路。“学无止境,强国梦需要科技工作者紧跟时代的发展,只有把自己的梦想融入到整个国家的强国梦中产生共振,我们才能推动个人与国家强国梦的真正实现。”单丰武说。
永不服输:用智慧和创新拥抱城市的未来
晚上,当走廊与客厅的灯光逐渐变暗,卧室里开始播放森林里的童话故事,李淑琴的三个孩子便知道休息的时间快要到了,为了健康成长他们即将伴随着故事渐渐进入梦乡。而早晨,当窗帘自动悄然拉开,晨光与音乐依次来到,孩子们则又迎来了起床时间。当他们在家中享受着智能生活的一切时,他们并不知道,10年前他们的妈妈回到家乡开始在智能家居领域创业时,这个领域在江西几乎还是一片空白,并且他们的妈妈也是骑着自行车、趟着雨水一点点把这项业务在江西建立起来。
“大学毕业后我满怀热情与憧憬去了深圳,从一个小小业务员干起,希望能够追逐自己的梦想。但在深圳接触了很多企业和客户后,我发现他们对江西的企业有着一种难以言说的’不信任’,作为江西人,这让我觉得很不服气,我想向他们证明,我们江西也有很多优秀的企业、优秀的产品。”带着这份信念,李淑琴2011年回到江西创业。
创业之初她选择的就是智能家居领域,国家的十二五规划让她觉得这将是未来可以发力的方向。创业经常被人形容为“九死一生”,而李淑琴觉得更准确的说应该是“九十九死一生”。创业初期她们没钱也没人,跑业务出租车也坐不起,于是就骑着自行车去拜访客户。南昌城雨季容易内涝,一次下过雨后积水让她无法骑车,只能趟着水前往客户所在的地方。当客户看到她光着脚出现在工地时很是吃惊,也为她感动,于是就给了她们一次尝试的机会,从此她们的智能家居产品开始逐渐打开市场。
“我认为创业首先就是要吃的了苦,其次要牢牢把握创新这个点,特别是科技创新型企业,创新才是企业的生命线。”李淑琴说。如今,李淑琴和她的企业紧跟国家十三五、十四五发展需要,业务逐步从智能家居、转向智慧社区、智慧城市领域发展,致力于物联网系统和城市大数据的处理与研发。
“十年栉风沐雨,百年薪火相传”,创业10年一路走来,李淑琴尤为感谢各级政府对项目的支持,她表示正是在政府的资金和人才引进政策支持下,企业才能建立起自己的研究院、研发平台,很多清华、复旦的博士生也才愿意陆续加入企业,为企业带来生生不息的创新活力。
图:李淑琴所在企业一面墙上密密麻麻的技术专利证书
如今再次谈及梦想,李淑琴说“个人的梦想与国家的梦想密不可分,我希望能依托科技把我的物联梦融入到江西乃至国家的大发展中,用科技创造平安、美好的生活,从而报效祖国。”
钱学森曾告诫科技工作者:习惯于“追尾巴”就容易一步赶不上、步步赶不上,一味“照镜子”就如同照葫芦画瓢,没有自己的创新。不满足于模仿,不止步于相似,必须锐意创新“创着干”。
从建国初期发展航空业到如今突破“卡脖子”钻研新能源、人工智能,在江西南昌这座城市,“八一”精神也同样在科技领域熠熠生辉、薪火相传。南昌不仅为新中国国防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,也为新中国乃至新时期我国的科技发展,带来了“南昌样板”的强劲力量,科技也成了这座英雄城的底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