认清非法集资新套路
骗局1:以“扶贫、慈善、互助”为幌子。
一些项目假借“扶贫、慈善和互助”的名义进行融资,但实际上,其资质往往是包装出来的。
案例1:2018年,有多位投资者通过朋友介绍,加入一个“民间互助理财”组织,这个组织打着“互助养老”的名义,靠拉人头返利赚钱。不少人投入几十万元后,不仅利息一分没返,组织者也不见踪影,本金更是不知去向。
鼎鼎点评:识破这类诈骗并不难!首先,咨询当地有关慈善部门,确认相关基金是否正式批准发行;其次,参与者需要自我反思:暴利最终由谁支付?没人支付,那就是诈骗!
骗局2:以投资“虚拟货币、区块链”为幌子。
比特币的暴涨让不少人对数字货币充满幻想,但实际上真正有应用价值的、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极少,大多数是毫无实际应用价值的庞氏骗局。
案例2:2018年,全国首例打着"区块链"概念的特大网络传销案被警方成功破获,该案涉及全国31个省、市、自治区,涉案资金高达数千余万元。据办案民警介绍,犯罪嫌疑人以聚集性传销、网络传销为手段,在"消费时代"网络平台销售虚拟货币“大唐币”,牟取非法利益。
鼎鼎点评:虚拟货币传销案披着火热的“区块链”马甲,打着创新的幌子欺骗投资者,但实质上仍有收取入门费、发展下线、层级计酬三个传销特征,是典型的传销活动!
骗局3:以组织考察、旅游、讲座来招揽老年人。
近年来,以组织考察、旅游、讲座等方式招揽老年人进行诈骗的手段,可谓是屡见不鲜。
案例3:一些旅游平台和旅行社以低价众筹模式,推出套餐预付款产品,吸纳消费者资金,旅行社却因投资不利导致资金链断裂,无法退还消费者本金。此类案件波及人数在数百至数千人左右,涉案金额巨大。
鼎鼎点评:旅游金融模式本身存在很高的资金使用和挤兑风险,运作上稍有不慎,资金链就可能断裂,致使消费者权益受损,且后续维权困难重重。这种模式以“旅行社业务”之名,行“非法集资”之实,已经违反了相关金融管理的法规和规章,构成“非法集资”!
认清非法集资障眼法
近年来,非法集资的手段不断翻新,无商品、无实体、打着“虚拟”名号的案件频繁出现。一些项目和产品经过层层包装设计,借助互联网平台,以“热词”“概念”进行炒作,诱惑公众投入资金。那么,究竟该如何有效防范非法集资?首先要认清“非法集资”的障眼法!
1.暴利引诱
无论是采取什么形式,犯罪嫌疑人都会把回报率定得很高,以支付高利息红利为诱饵,使部分群众获得暂时实惠,进而利用其进行宣传,扩大非法集资活动规模。
2.短期兑现
为了骗取更多的人参与集资,非法集资者开始是按时足额兑现先期投入者的本息,然后是拆东墙补西墙,用后集资人的钱兑付先前的本息,等达到一定规模后,便秘密转移资金、携款潜逃。
3.感情投资
犯罪嫌疑人抓住那些手头有闲钱、希望资金增值的老年人,用赠送礼品、聚餐活动等方式,以小恩小惠笼络人心,为进一步实施诈骗打牢基础。
鼎鼎温馨提示:遇到对承诺高回报、低成本的投资,一定要擦亮双眼!坚持不听、不信、不转账!愿您远离非法集资,守护好钱袋子!